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重塑企业诚信需提升政府公信力
2012-12-07 11:00:00 来源:上海金融报

    目前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增长势头,而相比较下,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25%至0.5%;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据商务部的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巨额的信用成本,如同扼住企业喉咙的手,正在残酷地剥夺着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就狭小的生存空间。

而近期引起世人关注的,不仅仅是企业诚信的缺失,还有企业道德的滑坡。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把企业再次拉到大众聚光灯下,接受整个社会的口诛笔伐。

 

其实,把缺乏诚信的板子全部打在企业身上,似乎也不公平。企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下,企业的行为影响着整个社会,而社会的思潮和行为,同样在影响着企业,引导着企业,甚至在强制企业按照既定的程序前进。因此,剖析企业诚信缺失,还是先要反思一下企业生存的社会大环境。

笔者以为,企业诚信的缺失,源自政府公信力缺失。

 

政府信用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最重要的力量,然而,转型期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同样发生了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

 

根据《小康》杂志2010年7月开展的社会诚信评价调查显示,2009—2010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4179.763,0.00,0.00%)(4179.763,0.00,0.00%)为61.7分,比上年度提高0.6分,而政府公信力则处于平均靠下位置,2009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比2007年直降10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如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修改、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又如很多地方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和自身的承受能力,纷纷举债大上“拍脑袋”决策项目,结果造成“一届的政绩,几届的包袱”,留下大批的胡子工程。还有政府工作缺乏公开性,透明度不够,暗箱操作过多,轻诺寡信,给投资者上当受骗的感觉。尤其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吏治腐败,正一点点地腐蚀着政府的信用,是政府信用缺失的最直接原因。政府公信力缺失之时,便是社会潜规则横行之时。现实中,一些官员不讲职业道德,不诚实守信,弄虚作假,徇私枉法,吃拿卡要,这些腐败已严重侵蚀了市场经济的肌体,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从企业的经营环境上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并不宽松,“国进民退”和国企与民企的不平等竞争;腐败的公权滥用,公权侵蚀私权;强势实力强行打压或介入乃至接管企业经营,侵犯企业经营权,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或者国家公职人员强行入股企业,攫取个人私利,把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而企业、经营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当过多的外来因素介入企业经营,当被潜规则导致成本上升时,企业就要采取措施平抑成本,这些措施就是违法经营,这不能不说是出现“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的原因之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企业也会上行下效。根基不牢,地动天摇,而这个根基,就是政府公信力。尤其是政府介入企业经营时,企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企业想要诚信,恐怕也很难。

 

重建企业诚信,关键要重建政府公信力,“官风不整,民风难变”。重塑诚信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需要政府公信力的以身作则,给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重塑企业诚信,也需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以法治来为诚信保驾护航,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信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