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惊人数据”造就的“流量明星”是纸糊的假人
2019-02-27 08:38: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针对央视等媒体报道的明星账号微博转发数据异常偏高问题,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24日发布公告称,已将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上限调整为100万;针对刷数据现象中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已多次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材料进行报案。

23日,央视以“惊人数据的秘密”为题,详细揭露了娱乐圈里正存在的流量数据造假行为。其中例举了某艺人一条宣传新歌视频的新浪微博获得了1亿多次转发的“惊人数据”——微博总用户3.37亿人,这相当于说每三名微博用户就有一人转发了这条内容。简直是天方夜谭!数据如此惊人,很明显,数据被“水军”注了水。央视对八名艺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脱水”处理,“脱水”前后的数据相差巨大,造假比例最高居然达到了8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娱乐圈流量数据造假行为非自今日始,甚至曾有人将之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美其名曰“数据包装”。只是“包装”愈演愈烈,到了今天,已经演化成新浪微博官方公告中所称的流量“竞赛”。“竞赛”的结果,不仅是流量失真得令人惊叹人口不够用,更“蜕变为互联网黑产对整个产品和社会的侵蚀”。既然社会危害如此深重,那么对流量数据造假的防范与打击就必然到来。实际上在央视曝光之前的1月8日,新浪微博就发布了《关于调整微博转发评论数据显示方式的公告》。2月14日,对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的调整上线测试。现在,藉由央视的曝光,流量数据造假行为的危害性,以及惊人数据背后“互联网黑产”的产业链大白于天下,对流量数据造假行为的遏止随着新浪微博官方的一系列行动,势必更有成效。

“流量明星”神话的破产,就像纸包不住火,是所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必然结果。然而反思“神话”造就的历程,究其成因,诚如业内专家所言,这首先是部分从业人员陷入了“唯流量论”的错误认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是衡量受众关注度的重要量化指标。部分制片方、广告商会根据粉丝数量和话题热度选取艺人,“流量明星”的概念从而走红。某些视频网站非有“流量明星”参演的影视作品不买。而在信息海量化、网络碎片化的社会里,注意力是极其稀缺的资源,“流量明星”的人气积累非一日之功,甚或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于是在急功近利的资本逻辑与商业思维的支配下,某些经纪公司与某些明星的粉丝们,为了旗下的明星与偶像“一夜爆红”成为“流量明星”,“合谋”走向了数据造假的不归路,也为互联网黑产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可以说,娱乐圈流量数据造假现象背后有“互联网黑产”与“影视圈黑幕”下的两条利益链,相互纠缠,既破坏网络秩序,又破坏影视圈秩序。要想根除这种现象,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用技术与法律的手段,严厉打击互联网黑产,另一方面要用教育与监管的方法,清除“唯流量论”的思想根源、利益机制。“惊人数据”造就的“流量明星”是纸糊的假人,信息失真的另一面是人格失信、人设崩塌,影视从业者以及追星的粉丝们理应明白,怎样做,才是真的好,否则今天是“唯流量论”的受益者,很快就会是自食其果的“受害者”。

信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