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央行权威答疑个人征信 信用评分应用不能扩大化
2019-04-24 08:29:3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无信则不立,信用即财富。

作为国家征信基础设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维的征信系统于2006年正式上线,目前征信系统采集信息已经覆盖9.9亿自然人、2591.8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

近期,征信系统的升级优化工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过,此前市场传言多有误读。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巡视员李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就征信系统优化工作与媒体进行交流。央行方面指出,此次征信系统升级优化并无明确上线时间表。仅就本次升级而言,对个人经济生活的影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部分内容参见21财经APP报道:《别信传言!夫妻共同负债、水电费如何影响个人征信,央行权威答疑》)

此外,央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还就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增加“国籍”等信息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信用评分只用于信贷

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拟更新的新版征信报告将推出“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市场也称其为“信用评分”。联想到当前一些信用评分的广泛应用,央行版“信用评分”会应用在哪些领域,是否将替代市场中的一些评分?

王晓蕾介绍,“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将个人信用报告简化为数字,反映其信用状况在全市场中的排序。目前征信中心正在和一些金融机构在验证试用,但模型仍然在打磨过程中。

王晓蕾强调,数字解读来自信贷机构,目前也只为信贷交易服务。至于一个人的信贷行为对其他领域有什么影响要验证其关联性,不能扩大化。“永远不要期望于一个分数能在每个领域都能用。”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目前在草拟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原则便是信息采集的目的,当采集信息要用于原有目的之外的领域时,要重新采集、重新告知大众。

拟推出的新版征信报告在个人基本信息中增加了国籍等信息。王晓蕾指出,随着国际交往增多,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工作也有相应的需求。至于是否会纳入外国人此前的借贷信息,王晓蕾表示,这涉及信息跨境转移,尽管市场有一定需求,但各国都非常慎重,从保护本国公民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接受国的信息保护程度、使用安排等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人民银行也在积极研究、评估。

李斌表示,在信息全球化课题下,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粤港澳地区监管部门也在密切沟通,希望能为两岸人员交往提供更好的征信服务。

行政处罚信息被纳入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衢州一市民因在公园乱丢垃圾,被当地政府部门列入“失礼人员”,并称将影响其个人征信。而此前,亦有地方政府将计划生育罚款信息上报,影响个人征信。如何界定个人征信采集信息?个人征信是否存在被滥用的情况?

征信中心方面介绍,为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人民银行从2005年开始推动工商、环保、质检、税务、法院等公共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包括行政处罚与奖励信息、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保缴存和发放信息、法院判决和执行信息、缴税和欠税信息、环保处罚信息、企业资质信息等。

王晓蕾表示,行政处罚信息属于公开信息,征信系统可以采集,但设计上,要等到行政复议期结束后才纳入,此外,目前主要采集的是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作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征信中心尤其重视数据质量,对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以及有无争议性都特别重视。而且在采集任何信息前,都会广泛征求意见评估其影响。

有商业银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希望征信系统能够准确反映借款人的婚姻状况,这样才能在执行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减少套利空间。

此外,拟更新的新版征信报告中增加了共同借款等信息。也被市场解读为夫妻双方共同负债无所遁形,对购买二套住房产生影响。

对此,王晓蕾指出,征信记录的是事实,而事实的依据是合同,如果合同借款人是夫妻两人,则会体现在双方的征信记录中。此外,现行征信报告尽管没有直接反映共同借款,但婚姻状况等相关信息还是会提供给金融机构。

基于借贷合同的认定,还可以延伸到“被贷款”的责任。因此,当个人信用报告信息有不准确之处时,可以申请提出异议,征信中心会找到金融机构进行判断,如果当事金融机构愿意修正征信中心就会及时进行更正。当当事人是否知情与金融机构之间产生争议时,建议去法院进行诉讼。因为征信中心无法自行判断,而是根据法院的判决进行修正。央行统计显示,2018年,征信中心共受理个人异议申请4.1万笔,异议回复率99.6%,异议解决率99.2%。

王晓蕾表示,征信系统目前接入了公安身份信息、企业机构代码等,而其他政府类登记机构在积极磋商洽谈中。

信用在线